AYX·爱游戏-国足9月或取消集训热身赛 足协调整备战计划引关注

随着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36强赛的AYX·爱游戏临近,中国男足的备战计划备受关注,据国内权威媒体透露,中国足协已初步考虑放弃在9月安排国家队集训和热身赛的计划,这一调整意味着国足可能面临长达两个月的“空窗期”,引发外界对球队竞技状态和后续备战节奏的担忧。

赛程密集与球员疲劳成主因

足协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是国内联赛赛程密集与球员疲劳问题,中超联赛目前正处于关键阶段,多支球队面临亚冠、足协杯和联赛三线作战的压力,若在9月国际比赛日强行抽调国脚,可能导致俱乐部利益受损,同时增加球员伤病风险,部分国脚近期状态起伏,连续高强度比赛后亟需休整,足协出于保护球员的考虑,倾向于暂缓集训。

国足9月或取消集训热身赛 足协调整备战计划引关注

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足目前的出线形势,在6月结束的世预赛中,中国队惊险晋级18强赛,但整体表现未能达到预期,教练组认为,短期内通过热身赛提升实力的空间有限,反而可能因仓促集结暴露战术短板,足协高层更希望将资源集中在10月、11月的关键战前,届时或安排高质量热身对手。

热身赛质量与后勤保障难题

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热身赛对手难觅,9月国际比赛日期间,亚洲强队多已锁定热身计划,如日本、韩国将赴欧洲拉练,若国足勉强组织集训,可能面临“陪练队”水平不足或异地作战后勤成本过高的问题,2023年国足曾因类似情况被迫与东南亚球队热身,实战价值有限,这一教训让足协更加审慎。

国足帅位问题尚未完全明朗,虽然外教伊万科维奇带队晋级18强赛,但其战术体系与球员适配度仍存争议,足协需要时间评估教练组工作报告,9月“以赛代练”的紧迫性因此降低,有消息称,技术部门正研究日韩球队的备战模式,未来可能采用“长期集训+海外拉练”的新方案。

联赛与国足利益如何平衡?

这一决定也折射出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矛盾——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利益博弈,中超球队普遍对FIFA比赛日抽调核心球员持保留态度,尤其涉及保级或争冠关键阶段时,2024赛季中超赛程本就因世界杯预选赛多次中断,若9月再增集训,联赛公平性可能受影响,足协此次让步,被视作向俱乐部释放的缓和信号。

但风险同样存在,18强赛首轮将于10月开战,对手极可能是亚洲一流强队,若国足近两个月无正式比赛,球员默契度和战术执行力可能下滑,知名评论员马德兴指出:“2019年里皮执教时,曾因长期不集训导致战术生疏,最终世预赛开局溃败,历史教训提醒我们,体能恢复与竞技状态需科学平衡。”

球迷与业界反应两极

消息传出后,球迷反应呈现两极分化,部分支持者认为,避免无效集训能减少“形式主义消耗”,真正保护球员;反对者则担忧国足会重蹈“大赛前临时抱佛脚”的覆辙,社交媒体上,“以联赛养国足”和“为国养士”的争论再度升温。

俱乐部层面则普遍表示欢迎,某中超球队负责人匿名表示:“9月是联赛冲刺期,国脚缺席可能改变争冠格局,足协的做法更符合职业规律。”但也有教练提醒,长期忽视国家队建设可能削弱球员荣誉感,反而不利联赛发展。

未来备战或侧重海外拉练

据知情人士透露,足协已启动备选方案研究,若放弃9月集训,10月初将提前两周集结,并寻求与欧洲或西亚球队热身,另一种可能是安排国脚参加“短期飞行集训”,即在联赛间隙进行3-5日的战术演练,避免体能透支。

国足9月或取消集训热身赛 足协调整备战计划引关注

值得注意的是,亚足联近期正推动增加国际比赛日频率,2025年起或实行“每月一赛”制,中国足协此次调整,也被视为对新政的适应性测试,如何在高强度赛程中兼顾短期成绩与长期发展,将成为管理层未来的核心课题。

国足9月集训计划的搁置,既反映出现实约束下的无奈选择,也凸显中国足球在战略规划上的探索,随着18强赛的临近,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出线前景,足协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,找到联赛活力与国家队竞争力的最大公约数,而对于球迷而言,更关心的是这一调整最终能否转化为球场上的实际进步。

发表评论